姓名 | 陈国宝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84.8 | 政治面貌 | 中共党员 |
职称 | 副教授 | 职务 |
|
办公电话 | 024-83681319 | ||
电子邮箱 | chengb@smm.neu.edu.cn | ||
学习工作经历: 学习经历 2014.10-2015.10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访问学者/湿法冶金 (国家公派,合作导师“外专千人” David Dreisinger 教授) 2005.09-2010.07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博士/化学工程专业 2001.09-2005.07 天津大学 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工作经历 2017.01至今 东北大学冶金学院 副教授 2011.01-2016.12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讲师 | |||
主要研究方向: 1. 重贵金属选冶过程 2. 冶金“三废”处理 | |||
近年讲授课程: 1. 本科生课程:电化学原理及应用、胶体化学与界面、冶金工程专业实验、现代电化学、创业基础 2. 研究生课程:细菌冶金理论及技术 | |||
所在团队情况:重贵金属冶金及材料研究所 | |||
人才培养情况: 指导本科生11名,协助指导硕士9名,博士4名;指导两次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计划(1次良好,1次优秀);指导本科生发表SCI 1篇,指导本科生申请发明专利6项(授权2项);担任班导师1年。 | |||
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生物冶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钴冶金)、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贵金属材料与尾气治理)、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窄粒级超细磨提金)等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5项;作为执行负责人参与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1项(铜阳极泥提取贵金属及高端金合金靶材的熔炼制备);参与973,863及其他纵向和企业合作项目12项。 | |||
论文著作: 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20余篇,其中SCI一区论文5篇,他引超过180次;申请专利20余项,已授权专利7项;国际大会口头报告3次;参与组织和参加国内外会议10余次;1项成果鉴定为国际领先。 | |||
教学奖励:东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 |||
科研奖励: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辽宁省自然科学成果奖(个人2次) | |||
社会兼职: 《黄金科学技术》青年编委;Waste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等国际期刊审稿人。 | |||
个人寄语:求实共赢;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心中有阳光,脚底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