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蔡兆镇 | 性 别 | 男 | |
出生年月 | 1982年11月 | 政治面貌 | 中共党员 | |
职 称 | 教授 | 职 务 | 研究所副所长 | |
办公电话/邮箱 | 024-83681496 / caizz@smm.neu.edu.cn | |||
学习工作经历: 学习经历 2008/03~2011/07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博士(硕博连读) 2006/09~2008/03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硕士 工作经历 2022/10~至今东北大学,冶金学院,博士生导师 2022/01~至今东北大学,冶金学院,教授 2016/01~2021/12东北大学,冶金学院,副教授 2013/12~2015/12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讲师 2011/11~2013/11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博士后 | ||||
主要研究方向: 1. 金属凝固理论 2. 高效连铸工艺理论与装备技术 3. 冶金过程模拟仿真与控制 | ||||
| ||||
所在团队情况: 先进冶炼-连铸工艺与装备研究所(ASC)为东北大学首批创新团队,目前有教师10名,其中教授5名、博士生导师7名,主要研究领域方向:高效洁净钢冶炼理论与技术,高效连铸理论与技术,冶金过程模拟仿真与智能控制。近年研究开发的高效洁净钢冶炼、表面无缺陷微合金钢板坯连铸、连铸凝固末端重压下等新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引起了国内外钢铁界的高度关注。 2017年以来,团队在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成绩显著: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5项,获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多项;主持完成国家首批新工科教改项目,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编出版的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冶金工艺学—钢铁冶金卷》获辽宁省首批优秀教材奖,负责的《冶金学》和《连铸关键工艺技术及过程控制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被评为辽宁省一流课程;培养2位国家青年人才。团队负责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辽宁省教书育人模范等称号。 | ||||
人才培养情况: 协助培养毕业博士生5人(4人入职燕山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培养毕业硕士生6人(3人直博,3人入职大型钢企) | ||||
| ||||
论文著作情况: 出版学术专著1部(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检索26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2项(已授权24项)。 | ||||
教学奖励: 东北大学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2022年 | ||||
科研奖励: (一)省部级科技奖励: 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2019; 辽宁省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2018; 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技术发明二等奖,2016;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5. (二)荣誉奖励: 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2022; 获第十二届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2022; 入选沈阳市高层次领军人才,2021; 第六届“全国高校冶金院长奖”,2017; 东北大学荣程祥青科研创新奖,2019; 东北大学五四奖章,2019. | ||||
社会兼职: 《钢铁》、《钢铁研究学报》、《连铸》等期刊首届青年编委 | ||||
个人寄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