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高成康 | 性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77.08 | 政治面貌 | 中共党员 |
职称 | 教授 | 职务 | 无 |
联系电话 | 13591649957 | ||
电子邮箱 | gaock@mail.neu.edu.cn | ||
学习工作经历: 学习经历 l2004/03-2007/05,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获博士学位 l2001/09-2003/07,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获硕士学位 l1996/09-2000/07,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获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l2007/07-2010/12,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热能工程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讲师. l2008/01-2011/01,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博士后,导师:陆钟武 l2017/04-2018/03, University of Michigan, School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 Visiting Scholar, 合作老师:XU Ming l2011/01-2019.12,东北大学,冶金学院,热能工程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副教授. l2020/01-至今,东北大学,冶金学院,热能工程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 |||
主要研究方向: 1. 流程工业的环境系统研究 2. 工业、区域污染源解析 | |||
近年讲授课程: 1.《工业生态学基础》,本科生课程; 2.《冶金流程工程学》,本科生课程; 3.《工业系统的环境模拟与应用》研究生课程 | |||
所在团队情况: 杜涛教授的工业生态学与节能减排研究所
| |||
人才培养情况: 培养硕士生2-4人/年,本科生3-5人/年,博士生1/年。
| |||
科研项目情况: 近年来,主要在排放清单源分析;区域或工业系统能源-物质-水-气的利用优化模型;区域的物质能量代谢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或执行负责国家级科研项目20多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哈-长城市群机动车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2017YFC0212303-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水-能-物质协同机制对钢铁工业节水、节能减排潜力的解析研究(41871212);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我国钢铁行业的减碳机制仿真研究”(41301643) ; 国家重点基础演技计划(973项目):“现代城市“病”的系统识别理论与生态调控机制”(2005CB724206);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河流主题:“十一五”的“冶金行业节水减排及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2008ZX07208-002); 国家环境保护部支持“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辽宁省社会发展攻关计划“辽宁省资源消耗、废物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研究”(2012201011); 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钢铁行业产量、能耗、物耗、排放的宏观调控(2014-XY-07)”; 国家项目重大专项课题项目“冶金工业集聚区节水减排技术集成研究”(2012ZX07202-001-003); 国家环境保护部公益项目“光污染环境监测技术与质量评价体系研究”(201209051);工程院项目的钢铁行业节能、减排、降污的战略研究(2014.1-2015.12); 市级横向课题,区域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估分区分类方法研究(2013.10-2014.1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基于钢铁产品使用寿命解析我国钢产量增长机制研究(N150204006);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基于水-能协同对钢铁行业污染物减排研究( N172504031) ; 企业横向课题:沈阳市典型道路机动车行驶工况及排放因子调查(天津友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重点科学研究引导项目):基于DMFA对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研究( N2025008) .
| |||
论文著作: 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参编《工业生态学基础》(陆钟武院士主编)、《环境友好的物质流分析与管理》、《城市生态管理》3部著作。
| |||
奖励:国家级奖励、省级奖励和校级奖励多次。 | |||
社会兼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委员;中国环境协会地学分会委员;《Journal of cleaning product》、《Energy》、《Energy policy》、《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等杂志审稿人 | |||
个人寄语:努力追逐,一直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