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伊智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82.7 | 政治面貌 | 群众 |
职 称 | 副教授 | 职 务 | 无 |
办公电话/邮箱 | |||
学习工作经历: 学习经历 2008~2012 东北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2006~2008 东北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1~2005 东北大学热能工程系本科生 工作经历 2014~今东北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讲师、副教授(2020) 2012~2014 东北大学冶金工程博士后 | |||
主要研究方向: 1. 工业热过程模型化及智能控制 2. 工程辐射传热计算 3. 太阳能热化学储能(中科院电工所合作) 4. 低碳燃烧技术 5. 工业炉热工及构造 | |||
近年讲授课程: 1.《工业炉热工及构造》,能动专业本科专业主干课,东北大学校精品骨干课程 2.《炉子热过程模型化》,研究生选修课 3.《专业课程设计》,能动专业本科专业必修课 4.《生产、认识实习》,能动专业本科专业必修课 5.《传热学》,本科选修课 | |||
所在团队情况: 工业炉方向是东北大学热能工程学科的特色专业方向,在国内独树一帜。自1952年东北工学院冶金炉专业起步,经过近60年几代人的努力建设发展,已经成为集工业炉理论研究、工程设计及热过程模型化控制为一体的工业炉专业团队。东大工业炉研究所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985实验平台及辽宁省工业炉技术研究中心实现产学研融合,为新型炉窑及其系统的开发和推广提供了便利。 | |||
人才培养情况: 培养本科生20余名,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 | |||
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纵向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氧气浓度与定向表面结构对自预热辐射管温度均匀性的作用机制研究,51704072,2018~2020. 2.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长型材智能化制造过程基础研究,2017YFB0304201-4,2017.7~2021.6. 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国家项目培育种子基金,基于O2/CO2燃烧技术的加热炉炉内热工特性的基础研究,N162504014,2017~2018. 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气体辐射特性参数求解及其与辐射传递方程耦合计算,N120302003,2013~2014. 主持横向项目: 1.敞开式阳极焙烧炉及罐式煅烧炉热过程数学模型技术开发,东大设计院横向项目,2020~2021. 2.半导体辐射加热CFD仿真程序开发合同,东能(沈阳)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022. 3.半导体加热计算程序开发合同,东能(沈阳)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022. 4.加热炉优化设计和精准仿真系统软件开发,重庆赛迪热工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020~2022 | |||
论文著作: 1.Yi Z, Su Z, Li G, etc. Development of a double model slab tracking control system for the continuous reheating furna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17,113:861-874. (SCI) 2.Yi Zhi, etc. Study of the non-gray-TRI effect on the turbulent methane combustion under O2/CO2 atmosphere[J],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18: 130: 449-457. (SCI) 3.Yi Zhi, Zhang etc, Hai-geng. Influence analysis of the furnace wall emissivity on heating process[J], Infrared Physics & Technology, 2018, 93: 326-334. (SCI) 4.伊智, 张卫军, 陈海耿. 总括热吸收率的基本辨识[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827-830. (EI) 5.伊智, 张卫军, 陈海耿. 总括热吸收率的补偿辨识[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35(07):992-995. (EI) 6.Yi Zhi, etc. A modified dynamical Ternary Model[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1, 79: 172-176. (EI) 7.伊智等. 非灰气体吸收系数与平均射线行程的耦合求解[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2(8): 1129-1132. (EI) 8.伊智等. 指数宽带模型的数学回归及其应用[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3(3): 392-396. (EI) | |||
教学奖励: 1. 东北大学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2019,2020) 2. 东北大学校优秀班导师(2017-2018) 3. 东北大学校精品骨干课主讲教师 | |||
科研奖励: 高效节能环保型工业炉-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辽宁省科学技术奖3等,2013. | |||
社会兼职: 重庆赛迪热工环保工程技术中心专家 | |||
个人寄语: 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