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朱红春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89.8 | 政治面貌 | 中共党员 |
职 称 | 副教授 | 职 务 | 所长助理/支部纪检委员 |
办公电话/邮箱 | zhuhc@smm.neu.edu.cn | ||
学习工作经历: 学习经历 2006.9-2010.7 攻读东北大学冶金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2008.9-2010.7 攻读东北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学士学位; 2010.9-2018.4 攻读东北大学钢铁冶金专业博士学位; 2017.4-2018.3 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联合培养。 工作经历 2018.9-2021.11,东北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博士后; 2018.9-2021.12,东北大学冶金学院,特殊钢冶金研究所,讲师; 2022.1-至今,东北大学冶金学院,特殊钢冶金研究所,副教授,硕导。 | |||
主要研究方向: 1. 特殊钢凝固 2. 电弧炉炼钢 3. 氢冶金 | |||
近年讲授课程:特殊钢与特种合金等 | |||
所在团队情况: 在姜周华教授的带领下,团队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等称号,依托特殊钢先进冶金工艺和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特殊钢电冶金专业技术创新中心、“高端金属材料冶金与加工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和辽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东大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解决了我国重大装备所需高端材料制备的系列“卡脖子”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近20项。 | |||
人才培养情况: 指导本科生毕业生4名,协助指导本科毕业生4名(校优1名),硕士生毕业生5名,博士毕业生1名;指导多名学生获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 |||
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国家基金、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6项,参与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基金等10余项。 | |||
论文著作: 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 检索40余篇(MMTB、ISIJ等期刊),封面论文1篇;申请发明专利40余件,其中授权30余件(成果转让1件);撰写专著2部。 五篇代表性论文: [1] Zhu H C, Jiang Z H, Li H B, et al. Effects of nitrogen segregation and solubility on the formation of nitrogen gas pores in 21.5Cr-1.5Ni duplex stainless steel[J].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 2017, 48(5): 2493-2503. [2] Zhu H C, Jiang Z H, Li H B, et al. Effect of solidification pressure on compactness degree of 19Cr14Mn0. 9N high nitrogen steel using CAFE method[J].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7, 88(7). [3] Zhu H C, Li H B, Ni Z W, et al. Effect of Solidification Pressure on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Precipitated Phases of 30Cr15Mo1N Ingot[J].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 2022, 53(1): 50-59. [4] Zhu H C, Li H B, He Z Y, et al. Effect of Solidification Pressure on Gap Width between H13 Ingot and Mold[J].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 2021, 52(5): 3235-3245. [5] 朱红春, 姜周华, 李花兵, 等. 加压技术在高品质特殊钢冶炼和凝固中的作用[J]. 钢铁, 2015, 50(11): 37-44. | |||
教学奖励:东北大学冶金学院优秀班导师 | |||
科研奖励:第六届轧钢设备新技术国际研讨会优秀报告奖 | |||
社会兼职:Metals客座编辑,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等冶金权威期刊审稿人 | |||
个人寄语:不负人生 |